English

世界政治的理论构架

1999-12-15 来源:中华读书报 吴士余 我有话说

《变革中的世界政治》(以下简称《变》华东师大出版社)是德国国际关系学科创造人恩斯特-奥托·岑波尔较有声誉的著作。出版于1991年,1993年修订,学术界对之评价甚高。它对西方政界的决策也颇有影响力。

岑波尔成名于70年代。在东德归并之前,便从事世界政治的理论研究,为此创建了著名的黑森和平与冲突研究基金会。80年代末,他致力于研究东西方冲突终结之后的世界政治格局,各种政治力量的实力对比与政治策略的变化,以及其在国际政治体系中的影响和作用,《变》正是这种实证研究的集成之作。

《变》的学术价值在于:通过对美苏自两极冲突、对峙转向合作的一系列国际政治事件的透视,论述了自80年代始的国际关系及政治环境的变化,国际政治体系的多极化趋势,并有创见地提出了世界政治新格局的理论框架。岑波尔断定:美苏两极对峙的世界政治格局已经终结;国际体系转向了以区域化、民主化、经济化为新框架的格局;建立“欧洲新秩序”、“世界新秩序”、“联合国的干预机制”将对世界政治新格局起重要作用;多极政治、多头政治、社会世界、经济世界已成为国际体系的新的理念;世界政治的基本主题是“社会世界、发展、自由与和平”。90年代初,西方学术界的注意力还停留在苏联解体事件时(如布热津斯基的《大崩溃》),岑波尔却已越过这一历史时空提出了颇有预见性的理论构架,这是难能可贵的,对研究当代国际政治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和参考价值。

《变》的第二版修订,补充了1991年到1993年国际政治领域新发生的事件,以及对这些现象的描述。该版进一步证实他在初版中提出的“世界政治新格局”的理论构架,证实他对“世界在走向区域化,并以经济为导向,民主成为前进的驱动力”,“世界政治的基本主题是社会世界、发展、自由与和平”的基本观点。

西方学者传统地将安全领域定位于世界政治的第一个层面。80年代,东西方冲突濒于结束,随即导致了一个时期国际政治体系的失衡,而无政府形态则成为诱发局部动力冲突的动因。为遏止武力冲突,西方学者纷纷设计国际关系的制衡器。岑氏也不例外。他提出建立一种“在对称的量上,将这些量加以民主地组织、权力下放且起辅助作用”的“国际组织”,它可“减少由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结构所产生的武力契机”。岑氏就国际政治关系发生嬗变的内在驱动因素,对世界政治新格局的民主化态势进行的理性实证分析,是有参考价值的。

但岑氏学说过于理想化。欧洲国际组织及其新秩序的建立或许对世界政治的民主化态势有着导引作用,但要肯定或扩大其作用之重要,并论断“欧洲新秩序要确立是政治结构中放弃武力而并非是军事均势”,使“世界冲突的对抗性秩序”转向“合作性世界秩序政治”的结论,是有失偏颇的。北约轰炸南联盟的军事胁迫便是一个佐证。

新的世界将是一个区域化的世界,新的世界政治将是多头政治。这是岑氏在《变》一书中着力强调的观点,也是岑氏“世界政治新格局”的理论建构点。他还犀利地指出,这种由两极转向多极的世界政治态势“仍然受到东西方冲突的约束”。这一理论阐述是很理智的,对人们认识21世纪国际关系的嬗变与发展无疑是有借鉴作用的。

《变》描述世界政治新格局的第三个“政治图象”是经济世界,即经济化态势。90年代,日、美、欧共体三驾马车并驾齐驱。欧共体敢于在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的农业政策问题上与美国抗衡,意味着美国在经济上已失落霸主的地位。西方贸易竞争成为摆脱了“两极政治”桎梏的竞争。这种世界政治的经济化态势又推进了多极、多头政治的延续。

岑氏还明确指出,“社会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且是“社会世界最为重要的主题”,“和平”的定义应是“生态安全”。“资源、环境保护”、“人口控制”是“生态安全”的最基本的层面,它“只有经过区域或全球的合作才能实现”。这一新主题已获得世界共识。岑氏认为,这种变化是把“社会世界的知识注入到区域与全球的关系之中”,通过“区域或全球的合作”实现“生态安全”。这些分析和判断颇有见地,揭示了世界政治发展趋势的一个重要走向。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